English

图书“克隆”该缓行

1999-01-06 来源:光明日报 胡子宏 我有话说

如今,出版界的“克隆”风就如同骤然暴发的红眼病,蔓延广而迅速。当某种题材或形式的出版物闯出一块市场后,马上就有大同小异的图书,风起云涌般向读者袭来。

在喧嚣的“克隆”图书现象中,读者感到:同样的题材,被“克隆”了数次后,相关的图书只是在题材上进行了变相的重复,其质量并没有提高。譬如,《老照片》丛书问世后,很快就有《百年老照片》等书籍被“克隆”出来,接着又有了《你没见过的老照片》《知青老照片》《世纪老照片》等等。其中多数图书是短时间拼凑起来的,质量上并没有超出前者。在《红镜头》一书走红后,被比葫芦画瓢“克隆”出来的“镜头”,其档次与《红镜头》差之甚远。

迄今最贻笑大方的图书“克隆”,当属隐私类书籍。早在10年前,就有过关于情感隐私的访谈录。而《绝对隐私》的成功,只能说是较为铺张的商业炒作所致。其作者供职于京城某家报社,在炒作上,本来就有近水楼台的优势。自从《绝对隐私》被炒得炙手可热以后,马上就有《非常隐丝》《单身隐丝》被如法炮制地“克隆”出来。坦率地讲,隐私类的书籍仅仅是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而已。此类书籍的收藏价值,甚至比老照片要低几个档次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在《绝对隐私》火了一阵后,1998年9月,在北京工人文化宫的金秋书市上,关于隐私的书籍,竟然被六折、七折大甩卖。

如今正在“克隆”的是关于知青题材的书籍。知青年代早已成为昨日的西洋景,但是,由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,今人反思起来,确实回味悠长。于是,不少有关知青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质量上良莠不齐。读者在购买和阅读时,着实要费些脑筋。

为什么书籍的“克隆”现象如此普遍呢?显然,商业利润的驱动是主要原因。同时,各种媒介的炒作,无疑也令惯于钻空子的出版商嗅到了金钱的气息。但是,在出版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,总是靠吃别人的剩饭过日子,最终是要饿肚皮的。读者心中有杆秤,不会轻易地上你的当。因此,出版商们最好悠着点,不要吃别人嚼过的馍,不要让“克隆”出来的图书伤害了读者的胃口。种种迹象已经表明,图书“克隆”有时是发财的捷径,有时则是一块沉重的石头,弄得不好会搬起石头砸伤自己的脚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